展商动态 » “三足鼎立”!818广东政府旗下的环境企业

  1月底,国家统计局揭晓全国31省2021年经济成绩单,广东省GDP总量首超12万亿,高居全国第一。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近几年,广东省的环保产业市场也迎来快速发展:根据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统计,2020年,广东环保产业营收已经从2018年的全国第四升上到全国第一。在接受统计的几千家企业中,大企业数量仅占比4.2%,却贡献了76.9%的环保营业收入和90.6%的营业利润。

 

  广东省政府和国资委下属的企业,无疑可以归为上面的大企业之列。经本文作者梳理,广东政府旗下众多国有公司中,涉及环境业务的主要是三家公司,分别是广东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广东环保”)、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广晟集团”)和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粤海集团”)(另外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瀚蓝环境和盈峰环境分别约2%和1.4%的股份,不在本文描述之内)。

 

  这三家公司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分别聚焦污水、固废,供水和危废领域,在大的分工之外,也有部分业务存在交差,可谓“三足鼎立”。今天,E20就为大家简单梳理下它们的发展状况。

 

  广东环保集团

 

  广东环保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全资企业,前身为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广业集团”),成立于2000年9月。为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形成全省环境“一盘棋”治理格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2021年3月18日,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改名为广东环保集团,目前由广东省政府和广东省财政厅分别持股90%和10%。其显示,公司总资产660亿元,旗下控股及全资公司涵盖了环境产业规划咨询、环境监测检测、设计科研,水务、固废项目投运,环保装备、工程等全产业链。

1.png

 2004年8月,广业集团对系统内企业进行了战略重组,确立了环保工程装备、清洁再生能源、新型高效材料和电子机械设备“四大主业”,并围绕四大主业,重点开展业务内容。

 

  2008年,广东省国资委将环保产业列入省属国有经济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广业集团再次调整发展战略,对有关所属企业实施了新的重组,整合广东省环境工程装备总公司,组建二级企业广业环保。广业环保前身是1981年成立的广东省环境保护服务公司,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环境工程专业性公司之一,2003年划入广业集团。广东省环境工程装备总公司成立于1981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环境工程专业性公司之一,原为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直属,2000年转交广东省国资委。经过重组后,广业集团将环保产业、清洁能源确定为优先发展的两大主业,资源与力量更多地倾向于环保产业。

 

  2008年8月6日,广东省政府决定投入25亿元一揽子解决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并确定将纳入该省“十一五”污染减排尚未开工建设的污水处理项目,全部打包给广业集团负责建设经营,主要采取BOT模式。广业集团则将此交给刚刚组建的广业环保负责实施。针对部分地区没有配套管网、地方政府也没有管网资金投入的情况,广业环保以BOT或BT方式投资建设管网200多公里,开创了污水企业投资建设市政管网的先河。

 

  “”十八大”后,广业环保建立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解决方案,即“广业模式”——集成技术、设计、建设、运营、服务、融资六大模块,通过治理规划一体化、治理技术一体化、治理管理一体化和金融服务一体化,实现从单项整治到综合整治的升级,从末端治理到系统改善的升级。

 

  “十三五”期间,广业环保共中标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21个,总投资约115亿元。

 

  截至2020年底,广业环保共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192个,覆盖广东省内15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污水处理总规模530万吨/日,建设管网规模5000多公里,并构建了“规划、咨询、检测、设计、科研、投资、工程、设备、运营、监测”环保全产业链布局。

 

  2021年上半年,广东环保进一步扩大粤东西北市场,融入大湾区发展,成功承接河源、湛江、肇庆、韶关等地区5个新项目,并向工业废水处理业务拓展,中标揭阳大南海石化项目和安徽马鞍山电镀废水处理项目。在2021年3月“第十九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第六次获得“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投资运营企业”称号。

 

  相对于广业环保专注于水业,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广业投资”)则是广东环保固废业务领域的实施平台。广业投资前身是广东省计委属下政府政策性投资平台,2000年从政府脱钩划归广业集团。当前的业务领域涵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医废、危废等固废处理处置,以加油站为核心的油气批零储服务,以及新能源投资运营等。

 

  据其显示,在市政固废业务方面,广业投资在广东深圳、普宁、廉江和河北石家庄拥有在建及在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规模达到7000吨/日。在工业固废业务方面(含危险废弃物及医疗废弃物),下属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有限公司负责广州、潮州和汕尾三地医疗废弃物的收运和处理处置,产能合计129吨/日,应急处置能力20吨/日,处置量全省第一、全国第三。

 

  除此之外,广东环保旗下主要涉及环保的企业还包括广业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装备公司”)和广东省环保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广东环保总院”)等。

 

  装备公司2000年由原广东省电子机械工业厅成建制转制组建,2020年由广业机械集团更名为广业装备集团,目前重点发展污水、固废、危废、大气以及土壤领域全生态系统环保装备制造,正在环境监测、污泥处置以及海工环保领域形成优势,真空镀膜和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领先。根据中国固废网报道,2021年6月,装备公司与佳都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智能环保装备业务。据悉,佳都集团总部位于广州,始创于1992年,旗下拥有广州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佳都科技,在智能科技和产业投资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和影响力。

 

  环保总院于2019年8月设立,由广东环保全资控股,致力于提供环保研究、规划咨询、勘察、设计、项目管理等全产业链服务。旗下拥有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机电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系统内相关的设计科研院所(公司)。环保总院先后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大湾区国际生态环境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广东环保集团未来业务重点布局的区域。

 

  截至2020年底,广东环保集团服务区域涉及全省2/3以上地市。未来,广东省环保集团将致力成为广东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全国环保龙头企业。

 

  广晟集团

 

  广晟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广东省属国有独资重点企业,2021由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改名而来。广晟集团主业为矿业、电子信息、工程地产、金融等,截至2020年底,集团资产总额138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46.4亿元、利润总额37.3亿元,是东江环保,以及中金岭南、广晟有色、风华高科、佛山照明这六家境内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环境产业业务主要由东江环保和欧晟绿色组成。

 

  东江环保创立于1999年,2003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2年回归A股,4月26日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规模较大、资质较全、业务覆盖范围较广的综合性固废处理环保服务商,危险废物处理行业龙头企业。

 

  2011年,东江环保营收15亿元。工业废物处理业务主要集中在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和昆山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通过在清远、韶关、昆山、武汉和河北等地规划、建设和收购多个废物处理项目,将工业废物处理业务延伸至粤北、粤西、华中和华北等工业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在广东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在广东,东江环保旗下拥有深圳、惠州、江门三大公司:东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是国内最大的含铜废液资源化利用基地之一,年综合处理能力约20万吨,输出再生资源产品约2万吨;广东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由东江环保与世界500强企业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共同创建,拥有42类危险废物回收及处理资质,年处理能力约15万吨;江门市东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年综合处理能力约20万吨,主要收集和处理江门及珠三角等周边地区企业所产生的工业废物。

 

  A股上市后,东江环保开启“内延式发展+外延式并购”模式,至2016年期间,累计耗资约20亿元收购超过20家公司,开启了一段营收、利润双丰收的旅程:截至2005年,共取得工业危废处理资质达136万吨/年,首次开辟了长三角洲地区工业危废填埋业务,重点拓展江浙及华北、华中区域。同时还在环保服务业务、市政废物处理业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业务等其他业务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2015年10月,东江环保因董事长张维仰被调查一事影响,遭遇发展波折。2016年7月,东江环保引入广晟集团。经过相应的股权转让,2017年1月,广晟集团成为东江环保的第一大股东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15.12%。期间,张维仰也辞去了公司相应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后获聘为公司的高级顾问。(关于张维仰与东江环保,E20绿谷工作室曾进行过专题报道,具体可见:灯火下楼台——张维仰之东江环保往事 )

 

  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广晟集团的主要业务可对东江环保在工业环保需求、金融支持和资源对接等方面提供更多助力,国有资本入股也的确为东江环保带来了稳定的发展,2016年东江环保的业绩并未下降,营收26.1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增长约8.65%,营业利润总额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均同比增长51%以上。

 

  随后,公司持续稳定发展:2017年5月,定增23亿元,用于9个项目建设以及建设国家级环保工程研发中心和补充流动资金等。广晟公司持股比例因此升至18.60%;7月,东江环保与广晟金控设立总规模为人民币30亿元的产业并购基金;9月,以4800万元收购收购佛山市富龙环保30%股权,进一步深化在珠三角地区危废主业的战略布局。11月,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政府签订绵阳危废项目协议,战略布点西南经济圈;12月,与海螺创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技术、市场、客户、运营管理等方面实现互补互通互惠,一起扩大全国市场布局。截至2017年底,在广东和珠三角之外,东江环保成功进军华东、湖北、江西、华北等多个区域。

 

  根据广东省国资委发布的《广东省属企业2019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在固废处理方面,东江环保总危废处置能力约占广东省危废总处理能力的20%,广晟公司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处理综合实力位居国内第一。2021月11月3日广晟集团持有东江环保股份至25.72%。

 

  随着国内环境治理力度加严以及废弃资源回收利用扶持政策的出台,贵金属回收等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将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7月15日,东江环保以4.29亿元收购湖南郴州雄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雄风环保成立于2001年7月,主营业务为从有色冶炼废渣中回收银、铋、铅、金、钯等稀有金属,拥有稀贵金属年处理设计产能达20万吨。借此收购,东江环保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至贵金属回收利用细分市场,完善战略布局,以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东江环保之外,广晟集团旗下的环保业务板块还有一家欧晟绿色燃料(香港)有限公司,是由广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德国固废产业龙头企业欧绿保集团合资成立,参与投建了广东揭阳市绿源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利用厂项目。2018年9月21日,东江环保斥资6232.8万元获取揭阳项目公司揭阳欧晟37.1%的股权,涉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

 

  粤海集团

 

  粤海集团是广东省全资拥有的在境外规模最大的国有综合性企业集团,于1980年在香港成立,是全国最早在香港设立的“窗口企业”之一,以资本投资为主业,旗下拥有粤海投资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粤海投资”)、粤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等四家香港上市公司,业务涵盖环境相关业务、城市综合体开发及相关服务、现代产业园区开发及产业投资等领域。

 

  1987年,粤海集团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友联世界的控制权,并于1988年将其改名为粤海投资,粤海投资也因此成为全国驻港首家在港上市企业。其在环境领域主要聚焦供水领域,涉及原水供应、自来水经营、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全产业链,提供从投资到运营管理的综合一体化服务。外资平台以香港上市公司粤海投资为主体,内资平台以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具体如下:

2.png

向香港进行原水供应等服务是粤海集团相比国内其他供水和污水企业最具特色的部分,主要由粤海投资旗下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粤港供水”)实施。196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东深供水工程开建,两年后开始供水,向香港供水为主要目标,现在同时担负深圳和东莞沿线乡镇供水公司,这项业务也是粤港供水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截至2019年,东深供水工程已经供水500多亿立方米,为香港供水超过255亿立方米,对于香港的稳定、繁荣和深圳、东莞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政治水、生命水、经济水”。根据香港水务署等相关统计,2018年粤港供水服务供水占了香港食水资源的71.86%,香港每年为此支付约47.93亿港元费用。

 

  在其中,粤海水务将自己的发展历程分为了四个阶段:1980-1988年的起步发展期、1998-2010年的重组再生期、2010-1019年的战略转型期以及2019年后的争创一流期。

 

  在粤港供水工程开启近20年时,1981年,开始向新成立的深圳市供应原水。2000年,粤海集团开启内地自来水供水业务。2002年,广东粤港供水向中国工商银行与香港工银亚洲成功融资148亿元,作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港元融资项目,为粤海集团后来的自主、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粤海集团签约梧州污水处理项目,进入污水处理领域,同时首次实现同城供排水一体化经营。

 

  在PPP火热的那几年,粤海水务也积极布局PPP市场:2016年,签下国家财政部首批30个PPP示范项目之一徐州市骆马湖水源地及原水管线PPP项目。同年9月,项目竣工通水。

 

  2017年,粤海水务成为广东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的试点单位,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凭借行业领先的管理水平和水务全产业链投资运营能力,粤海水务先后在广东、江苏、新疆等省区签约十多个供水、污水和水环境项目。

 

  在“中国水业2017年度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中,粤海水务自2014年首次入选“中国水业年度十大影响企业”后,连续第四次入榜,并以2507万吨/日的水务总规模,跃居全国水务企业第二。新增水处理规模942万吨/日,居全国水务行业榜首。

 

  借助改革助力,粤海水务也开启了全国快速发展模式,截至2019年,落子广东16个地级市,同时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全国14个省市区,完成了由区域性企业向全国性大型综合水务运营商的跨越。

 

  站在行业前列,粤海水务加大研发力度,并进一步深化在数字化方面的探索和转型。

 

  整个“十三五”,粤海水务的研发总投入超过3亿多,2020年,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粤海水务发力建设和投资了诸多创新平台,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创新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工程研究中心等。未来,粤海水务将依托这些高端研发平台实现创新性发展,届时其研发总投入将较“十三五”翻一番。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粤海水务从2017年之前就一直在积极探索和行动。2019年3月,粤海水务摘取粤港澳大湾区粤港合作的首个智慧水务项目,负责香港智慧供水管网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运营。2020年1月,粤海水务及旗下智慧水务平台科荣软件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水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管理升级;9月,粤海水务与华为合作建立国内首家鲲鹏智慧水务联合创新实验室,立足鲲鹏云,打造强大的技术中台,自主可控,开发丰富的智慧水务应用。2020年,粤海水务智慧水务营收将近两个亿。

 

  截至2020年,粤海水务的水处理规模已经增加到3583万吨/日,项目公司79个,业务遍布全国16个省区,服务7300多万人口,被行业誉为“中国水安全专家”。2021年再次荣膺“2020年度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连续8届入选年度十大榜单。

 

  在“2021(第十九届)水业战略论坛”上,粤海水务总经理李文锋发表了题为“成就华彩蝶变 共创水业未来”的主题演讲。据他描述,“十四五”期间,粤海水务将立足于原水供应、自来水经营、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四大业务,进行多元化拓展,并加大智慧水务投入,进一步扩大市场。

 

  写在最后

 

  作为广东省国资委旗下的环境产业生力军,在做大做强的愿景下,这三家的业务在已经有了交叉的情况下,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交叉。届时,在广东境内三足鼎立的格局是否会被改变?在全国市场,三家是否会面临更直接的竞争?或许我们可以继续观察。

 

  在此之外,广东环境产业市场特别是垃圾焚烧市场,是什么样的整体情况和竞争格局:有多大规模?都有哪些省内外企业在角逐?它们各自的成绩如何?欢迎持续关注。

返回顶部